最近在行政中心大食堂就餐時,鎮江市環保局公務員張琪發現,她“一不小心”就會碰到某位市委常委在前面排隊、刷卡,乃至坐在自己身邊一起用餐。
  在京口區四牌樓街道民主新村社區,62歲的網格長崔亦蘭也發現,現在往社區跑的“大領導”多了,勤了。“我自己也經常跟領導打交道。原來的生面孔,都變成了熟面孔!”
  這些變化背後,是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鎮江市推出的一系列新規定——取消小食堂,市領導與機關幹部一起用餐,一樣刷卡,不搞特殊化;萬名機關黨員幹部“走基層、轉作風、連民心”,深入村、社區結親服務……
  鎮江市委書記楊省世介紹,鎮江是省委羅志軍書記教育實踐活動的聯繫點。自2月10日第二批教育活動正式啟動以來,落實高起點開局、高標準開展、高質量推進,努力抓出實效,在全省帶好頭、當示範的要求,鎮江的基本做法可以概括為五個字:“圍著群眾轉。”
  要讓群眾說真心話,就要真心誠意去聽
  今年80歲的錢永波是原鎮江市委書記。不久前,他接待了上門聽取意見的楊省世。“他自己一個人來,說明是誠心來聽意見的,我就毫無保留地提了意見。其中包括市領導吃小食堂的問題。”錢永波說,“本來計劃談半小時,結果談了一個多小時。”
  鎮江市委辦的同志透露,走訪時楊省世明確提出不帶秘書,但考慮到要有人記錄談話內容,辦公室就悄悄安排駕駛員跟著。結果,在走進錢老院子時,楊書記把他也留在了門口。
  想讓群眾說真心話,就要真心誠意,不能打官腔、擺官架子。3月29日,鎮江市委組織全市4000多名五級人大代表,走進282個選民接待點,集中聽取群眾意見。“雖然在電視上看過楊省世書記,但真正面對面看見他,還是有點激動有點緊張。”句容市後白鎮嚴複村59歲的村民李明忠回憶說,楊書記主動與我握手,鼓勵我有啥說啥,我就如實反映了村裡垃圾清運和處理難的問題。
  市人大代表、鎮江美迪雅洗滌化妝品有限公司董事長董小助參加活動後深有體會地說,以前人大代表到選區去,各級領導陪著,一看那架勢,就沒有幾個群眾肯講真話了。這一次,各位代表到選區是隨機選擇,沒有任何人陪同,直接到群眾身邊,群眾有什麼就說什麼,讓代表們聽到了以前很多聽不到的意見。
  面對面聽取意見,總量畢竟有限。根據網絡時代新特點,市委在鎮江先鋒網、中國鎮江網設置征求意見箱,安排專人負責整理彙總。各單位也分別採取開通電子信箱、建設黨員E家、開設網絡問政專區等方式,廣泛征求意見。市領導帶頭通過“鎮江先鋒網”遠程教育平臺,與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基層黨員進行視頻互動征求意見。在不到2小時的互動中,網民共反映問題40餘條、提出建議30餘條。
  問題不可能一下都解決,但要讓群眾看到幹部的真變化
  聽到真心話,就得根據群眾要求,更新理念、轉變作風,能改的立即改起來,能做的立即做到位,以此來贏得群眾的支持和信賴。
  針對幹部群眾反映比較集中的五個方面具體“四風”問題,鎮江市委常委會即知即改,專門研究制定了帶頭反對“四風”五項舉措,取消小食堂即是其中之一。“所有問題一下都解決可能辦不到,但要讓群眾看到幹部的真變化。普通幹部都不能密切聯繫,何談聯繫群眾?”鎮江市領導的話擲地有聲。
  走進鎮江市行政服務中心,記者發現一個有特色的現象——辦事窗口沒有玻璃阻隔,工作人員坐硬椅子,而辦事群眾坐的則是軟椅子。服務中心主任戚亞新介紹,以前群眾來辦事,坐的都是小圓凳子,很不舒服,一不小心還會滑倒。聽了群眾意見,下轉A3版
  上接A1版全部換成了比較舒適的軟椅子。對此,有工作人員提出,工作人員的硬椅子也不舒服,是不是也換了?而這個要求被否決了。“以前,我們可能會想,工作人員坐的時間長,辦事群眾坐的時間短,有點錢,就先把工作人員的椅子換了。開展群眾路線教育,讓我們擺正了自己的位置。有點錢,先讓群眾坐上軟椅子,這沒有什麼不合適。”戚亞新說。
  明白了“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也帶來工作理念的轉變。3月12日,鎮江850名食品藥品社會監督員正式上崗。這也是教育活動帶來的一項變化。“在街道、社區、村鎮,最容易發生食品藥品安全問題,但由於目前監管力量有限,恰恰在這些地方出現了監管真空。”鎮江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顧大福說。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該局思考:怎樣發動和依靠群眾,解決群眾關切的食品藥品安全問題?於是,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和市政府監查室聯合出台意見,建設社會監督員隊伍。監督員持證上崗,每發現一次食品藥品安全問題,給予不低於20元的獎勵。同時規定,對監督員反映的問題,受理部門必須在5個工作日內完成有關工作。“不到一個星期,僅市區62名監督員,就發現了100多個問題。”顧大福說,“事實證明,發動群眾打人民戰爭,能治好食品藥品監管體制不完善、機制不配套的‘胎里病’!”
  圍著群眾轉,最終是要讓群眾見到真效果
  教育活動是否有成效,群眾不看你說了什麼,更看你做了什麼,能不能給自己帶來實惠。
  諫壁片區、西南片區的生態環境問題,是鎮江一個老大難問題。在活動過程中,不管是熱線投訴,還是面對面征求意見,這一問題老百姓反映都很強烈。“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由於企業治理和居民搬遷成本都很高,僅靠環保部門治污是不行的。”鎮江市環保局副局長梁晨輝介紹,順應群眾呼聲,鎮江市委、市政府提出,用三年時間實施兩個片區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工作。而與以往不同,這次是舉全市之力進行整治,市委書記和市長親自掛帥。其整治任務也不僅是治污,還包括產業重構和企業轉型升級、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有序搬遷居民等,治標治本結合、地上地下結合。有了頂層設計,如今兩個片區的整治工作推進迅速,以諫壁片區為例,21家企業排出82個整治項目,截至3月25日,已完成18項,開工建設37項。
  評比達標創建多、台賬負擔重、文件簡報內刊多,也是基層反映集中的一個問題。“上面千根線,下麵一根針,社區人手少,確實很多事情忙不過來,有些事情其實完全能簡化,但往往流於形式習慣了,上面部門誰都不肯改。”潤州區金山街道黑橋社區主任趙一華說,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過程中,市裡、區里都出台了一系列減輕基層社區事務負擔的規定,包括精簡社區台賬種類和數量的專門規定、建立社區建設聯席會議制度、制定“社區事務準入清單”制度等,給社區減壓減負,讓社區能把更多時間和精力騰出來,為老百姓多做一些實事。
  本報記者 錢麗萍 晏培娟 董超標 翟慎良  (原標題:鎮江:圍著群眾轉,變化看得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r06brgwb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